行政院環保署-空氣品質監測網
臺灣西部、宜蘭及外島地區受境外污染物移入影響,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,環保署提醒敏感族群減少在戶外劇烈活動。
(一)般民眾
活動建議:任何人如果有不適,如眼痛,咳嗽或喉嚨痛等,應減少體力消耗,特別是減少戶外活動。
(二)敏感性族群
活動建議:
1. 有心臟、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與孩童,以及老年人應避免體力消耗,特別是避免戶外活動。
2. 具有氣喘的人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。
緊急防護:
1.學生及幼兒上、下學途中或進行戶外活動時,應配戴口罩、護目鏡等個人防護工具。
2.師生於室內上課時,應適度關閉門窗,減少暴露於不良品質之空氣中。
3.一般師生如果有不適,如眼痛,咳嗽或喉嚨痛等,應減少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,並適時配戴口罩防護。
4.敏感性族群師生,應特別注意個人健康自主管理,避免體力消耗,特別是減少戶外活動,並配戴口罩防護。具有氣 喘的師生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。
5.學校應考量室外課(體育課)、戶外教學或觀摩活動之活動地點空氣品質條件,必要時,將課程活動調整於室內進行 或延期辦理。
6.當空品質惡化至 PSI 達 300 或 PM2.5 濃度達 250.4μg/m3 以上,國民中小學及幼兒園,應立即停止戶外活動。敏感性族 群師生應至衛生保健室或具空調隔離空間進行健康防護。